查看原文
其他

热度不减却长路漫漫的“医养结合”新模式,该怎么走!

医疗养老就关注→ 常青藤会客室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常青藤会客室”——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详情:  北京大学康养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第III期 开始报名啦~~~

详情:专业聚焦,同频共振---北京大学医疗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报名中


来源: 搜狐网    


我国社会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为应对由于老龄化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不断探索创新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重点研究现阶段“医养合”养老模式产生背景、现实意义、实施方式、现实困境以及应对手段,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发展。其中,在乡村振兴计划中“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有效整合多种养老资源,可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社会目标。从社会工作的学科视角出发,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内涵特质、发展困境和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社会工作的角色功能,能够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链接,为“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提供有效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中发挥纽带作用,服务于老年人群体以更好地发挥其角色功能。

01

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紧迫性

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70后”、“80后”及“90后”的家庭结构已经固定为“4+2+1”模式,即一个完整家庭包含夫妻二人和双方父母以及一个孩子。对于独生子女家庭,4个老人的养老负担过于沉重,尤其当老年人出现重大疾病时会对独生子女家庭带来巨大影响,正如社会上所流传的一句话,“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与此同时,我国失能、半失能、残疾老人、严重疾病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单靠家庭养老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而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资源彼此对立且资源数量有限,造成养老服务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造成社会养老成本负担加重。无论是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巨大,还是社会养老成本负担过重,亦或是养老医疗卫生服务无法满足现实需求,都反映了现阶段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

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养老模式具有紧迫性,更是十九大报告中“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涵,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02

“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内涵

何谓“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是指在医疗机构设立养老科室,或者与养老机构合作助其成立较高水平的医疗门诊设施,为社区、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技术指导,进行健康管理;同时,根据老年人病情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提供急救服务和技术帮扶。它是医疗、康复和养老有机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居家、社区、机构等三大养老模式,除单纯地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之外,还为其提供较为全面的医疗服务,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人照顾服务。

“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主要类型包括在养老机构内开设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内开设养老机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三种类型。总之,“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可以将医疗资源较好地融入养老服务中,从而极大地提升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水平和晚年生活质量。同时,这种养老服务模式还可以减轻家庭的养老负担,促进家庭和谐,为家庭和社区做出贡献,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可行途径。

那么,在“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可以担当怎样的角色职能呢?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学科,服务领域广泛。王思斌对现代社会工作的定义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职业性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专业涉及的工作领域包括民政、司法、教育、卫生、社区、信访、计生、人民调解、残疾人、老人、妇女、儿童、禁毒等多个方面。其中,卫生、老人都是社会工作传统的服务领域。因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为服务提供者、资源整合者、协作者、教育者等角色,在“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中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为健康自理、半自理、失能老年人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包括个案支持、危机干预、康乐服务、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心理疏导等。

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是社区工作人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医务工作人员,整合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的优势资源,促进各方进行良好的沟通,满足老年人养老、医护的需求,实现互惠互利和多边共赢。

03

“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类型

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在我国各个地区开始实施,由于地区、文化、经济发展进程等差异,导致各地的实施方式有所不同,但总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社区设立医养结合卫生服务机构的模式。此模式是以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依托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社区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免费体检、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等服务,并且结合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延伸性的医疗服务。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方便、费用较低,使得老年人能够做到“小病不出社区”,能大大降低老年人的医疗费用。

第二种,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的服务模式。此模式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预约制的专用通道,由医疗机构派专业人士定期到养老机构为患病老人进行诊治及护理,建立健康档案,两个机构协同做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其最大特点是及时、便利、有效的对入住老人进行健康管理,对患病老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诊疗与服务。

第三种,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这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充分将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整合,调整医疗机构内部的部分结构和功能,将医疗机构直接转型为老年康复院、老年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04

“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发展存在的困境

1、服务收费高,服务内容单一。一方面,在普通养老院或者单纯的医疗机构因为只收取单方面的服务费用,费用较低;而“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由于其更高层次、更专业的医疗服务导致收费较高。“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的收费水平与老年人消费水平低之间的矛盾,导致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不高,进而导致“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床位利用率不高、医疗资源浪费的现象。另一方面,当前“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发展还不完善,其所提供的医护服务主要以简单治疗为主,无法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心理疏导和临终关怀等更高层次的专业医疗保健服务。因此,“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护服务内容还无法与老年人的医护需求相吻合,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2、医疗保险政策不完善。养老床位不予报销目前国家所推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由于其保障范围并不涵盖“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的养老床位,使老年人在医养过程中无法享受医保。“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受到医疗保险制度报销的限制,这是对其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相关的医疗保险制度政策是有效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重要保障。在相关制度政策的依托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可以让老年人在养老床位进行医疗报销,使老年人的医疗和休养更有效率,保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

3、养老医护专业人才短缺,流失率高。“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面临发展的另一制约因素是人才流失问题。在养老机构中,医护人员和护理员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社会认可度低,尤其是护理员,他们的工作强度高,承受心理压力较大,其工作价值没有通过薪酬得以实现,致使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和护理员的流失率居高不下。因而也就无法为老年人的心理、社会参与、饮食营养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

05

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举措

以2015年11月18日国务院转发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为起点,“医养结合”从理论层面走到了实践舞台,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制定科学合理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主要的工作思路。

1、制度设计是基础。现阶段,我国医养结合已经试行一段时间,但这种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医养结合”模式属于民政部和卫生部等多头管理,造成权责不清、管理混乱、责任推脱等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顺利运转就要捋顺管理机制。一方面政府作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主导者,为了避免上述情况产生,应成立统筹管理的综合部门,将属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权责统一收归到一个体系当中。而民政部门、卫生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需要履行好监督责任,明确各部门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主体服务和协助的职责;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法律法规层面上要加快立法的进程,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服务对象、服务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机构资质、服务形式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各地方政府也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内容,不断提升“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水平,为国家层面制定法律政策提供实践数据。

2、福利待遇是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人才队伍支撑,因此要解决现阶段护理人员和医疗人员薪资待遇低的问题:一方面要提升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如采取绩效制度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或采取财政补贴制度减轻机构的财政负担等,要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付出与所得是成正比的,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要做好激励和福利保障制度,要为工作人员解决好福利待遇问题,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如解决居住问题、餐饮问题、健身娱乐问题等,让员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才能更安心地长期工作。同时,要用完善的激励和晋升制度保障员工的职业发展,如对高级、专业性护理和医疗人才给予岗位奖励津贴,以及日后养老需求时享有针对性的政策优惠,只有让员工看到良好的职业愿景才能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3、市场化运作是目标。“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一种多元主体模式,强调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个人以及家庭共同参与,虽然政府在其中起到主导性作用,但要想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有效运转,单靠政府是不够的,要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联合起来,借助市场化手段实现养老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需要鼓励社会资本介入,鼓励营利性机构介入,要凸显“医养结合”市场化运作的个性化服务特征,确保养老服务包含高端服务、中端服务和保障性服务,差异化的服务模式是市场经济的特征,更是企业盈利的关键,只有让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企业得到满意的回报,才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才能确保这种模式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06

结论

我国人口老龄化必然要在较长时间内存在,这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巨大挑战。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医养结合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建立多主体联动养老保障体系是对老年人健康美好生活的有利保障,更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新理念。

更多推荐

健康老龄化,构建以“健康”为核心的医养结合中国模式

警惕涉老诈骗新套路——高额返利、卷款跑路、“保健品”欺诈、非法集资

北京:强化养老“兜底”再出新政 让困境家庭服务对象机构养老无“困境”

2021年1月1日起,养老领域一批新政策法规正式施行!

广东养老床位已近50万张 将创新打造养老“湾区模式”

近20地官宣,“养老护理假”全面铺开还远吗

健康养老行业万亿蓝海,是民营医院的“战场”
       

您的分享   价值连城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佛教安养院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